日期:2025-09-23 04:44:35
日期:2025-09-23 04:44:35
全文字数:1453
⏰ 阅读时间:5 min
最近这段时间,是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发布的高峰期,也是各个院校公布26考研拟招生人数的时间。
有学校明确了扩招,但是也有学校官宣了缩招,很多同学表示“心态崩了”
最近这几年的政策确实如此,虽然表面上看研究生确实整体呈现扩招趋势,但好似看起来并没有“惠及”到考研人,反而有一种缩招的感觉。
那么具体情况如何? 一起来看看吧~
这些高校官宣缩招
今天跟大家说这个事,无意传递焦虑。
不过最近已经到了考研弃考的高峰期,有的同学索性放弃复习决定二战,有的同学去找工作(但又处处碰壁),距离初试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个月的时间,沉没成本已经投出。
但退一万步讲,现在知道院校缩招一定比【报完名才知道缩招】的情况要好太多。
今天为大家汇总了部分已确定缩招的院校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26考研招生专业目录和考试大纲已经公布,共有45个学院273个专业招生,所有学院拟计划招生5855人,相比去年减少45人(25考研拟招5900人)。
图源:暨南大学研招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26会计学硕缩招,估计今年该校该专业的热度会下降。
图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此外,还有不少院校专业直接停招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
26考研缩招情况分析
大家知道,每年高校的招生名额是推免和统招共同构成的,也就是说在招生计划确定的情况下,推免的名额越多,留给考研人的机会就越少。
因此,让我们有缩招感觉的最大原因就是:扩招的名额都给了推免。
从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可以看到:
2024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5.68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17.11万人,硕士生118.57万人。
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而在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3年研究生招生130.17万人,其中,博士生15.33万人,硕士生114.84万人。
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单独对比硕士研究生招生可以看到,2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18.57万人,比23年的114.84万人增加了3.73万人,增幅达到3.24%。
也就是说,推免扩招的速度远大于研究生扩招的速度,这对我们考研人来说,是极其不乐观的状况!
并且,根据部分省教育厅消息来看,近期,又有一批院校扩容了保研名额。
因此,虽然研究生招生的整体趋势是扩招,但具体到部分类别,却仍然存在缩招的情况
1️⃣ 一是学硕名额正在缩招,我们细心观察招生公告就知道,很多专业,专硕招三五十个很常见,学硕往往超过10个就很难得了。
2️⃣ 二是部分专业随着保研推免比例的逐年上升,统考名额就被逐渐挤压,统考名额表现出来缩招的情况。
因此,26考研整体呈扩招趋势,但许多高校的学硕招生开始收窄,取而代之的是开始向专硕倾斜。
因此,26考研的同学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专业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读博的打算,还是最好把专硕作为目标(专硕也不影响读博,只是培养方向不同)。
面对缩招如何应对
回顾往年的情况,临近报名忽然发现目标院校缩招也常有。
突如其来的变化难免让人焦虑,但恐慌解决不了问题。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小伙伴们选择沉着应对是唯一的选择。
1️⃣ 缩招幅度不大(统招名额大于5)
建议是如果缩招幅度不大,在你勉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那就不要说放弃。
毕竟如果你换了学校后,觉得难度降低了,很容易失去以前的那股冲劲儿。
况且自己也清楚,这个缩招幅度是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所以不如搏一把。
2️⃣ 大幅度缩招
如果自己专业的统招人数缩减到了两人以内,还需要再慎重考虑。当然不排除学校后期追赠招生名额临时扩张到情况。
但是建议大家在择校时一定要想到【最不理想】的情况,给自己留出余地。
首先,你可以考虑要不要换学校。因为公共课部分的复习方法都是差不多的。
而具体到专业课,如果你专业课才开始没多久,或是有其他你考上的把握更大的学校,且与你目标院校专业参考书目相似的,都可以考虑。
ps:尽量早点定下来,现在还没开始预报名,预报名结束后才发现院校缩招的同学也要仔细权衡一下要不要重新报名,现在还有反悔的机会。
但如果你报考该目标院校专业的决心很强,“非该校不考”,并且之前的专业课复习也比较充分扎实,只要不是停招,都可以冲一下,还是有蛮大希望上岸的。
并且大家已经复习了这么长时间,不要让自己在后面后悔,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放弃。
复习到现在,心态反而更重要,
希望大家都挺过最艰难的这一段时间,
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
永利阁配资,配资排名第一,乐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